你還記得從那陶瓷坊進去聞到濕濕陶土的味道嗎?你還記得從那紙傘坊進去就能聞到濃厚橡膠的味道嗎?這些都是我們無所不知的民間生活藝術之美的印象,但是,你有聞過或聽過珠寶坊那熊熊烈火燃燒金屬器、那拿著火嘴燒熔金和那電撰打洞咿咿的聲音嗎?由於科技不斷的循序漸進,使得傳統展業得跟著轉型,不然就是被流放。
科技為什麼不斷的在追求日異月新呢?為了就是要滿足現代人和產業的欲望和提升國家經濟的地位。雖然這些科技帶給我們,不管是在食衣住行育樂,像是手機的視訊、3D的影像和用說的翻譯軟體等等,讓我們在生活上變得更便利、更節省時間。因此,科技漸漸的迷濛了我們的雙眼,使我們忘記了那些用自己的雙手一針一磨做出來的傳統文物的背後偉人。
當我們跨進一樓百貨公司手扶梯來到精品樓層時,會看到琳瑯滿目如閃爍的一等星的戒指、項鍊和耳環展示在顯眼的位置,透過它散發出誘人的氣息,來吸引客人的關注。懂得這方面的人就知道它的價值在哪一等級;不懂的人在這方面就會以它的表面作為評價,卻不知道這些飾品已不是那手工師傅手繪的設計稿、已不是那手工師傅投入情感做出來的飾品,而是被那無心跳的3D列印機所取代。
科計的發達雖說有益有害,但是它無法像手工那樣的精細、柔軟、感性的表現出來,甚至把珠寶本身的獨特性給掩飾住了!然而手工師傅除了要把珠寶接軌時尚趨勢之外,還要把它具備的美打造出來,最重要的是手工師傅從用心手繪線條之後再用剉刀、火槍的使用,再打造它的身形,每一整修、每一鍛敲都是繁複的手法,整整需要花上時間和體力去完成它,可是這樣全神貫注的師傅的眼神,卻付於它一個生命和一個愛情、親情和友情交織的故事。
那個曾為珠寶設計投入靈魂,與珠寶合而為一,給于珠寶血液流動的主人,把一生的心力投入於一個即將失傳被世人所遺忘的傳統手工藝品之中,卻不能把它發揚光大。失去珠寶設計作為後盾的師傅將迎來珠寶界一片的死寂,而珠寶給世人們穿戴的將是一個空殼的價值。
打金年代 06-2217587
[珠寶設計][金工銀飾][蠟雕]